電子化與資料庫

Medical Education in Transformation: From Texts to Digital Resources

PBL問題導向學習法源起於1960年代加拿大McMaster大學,希望跳脫傳統授課模式,讓學生依據問題進行資源探索、整合與討論。陽明於1999年起設計PBL核心概念的實驗課程,次年圖書館也在舊圖(現為醫學館)三樓設置8間PLB教室,並於2001年開設「PBL資訊蒐集指導利用課程」。

PBL課程導入也讓圖書館體認紙本教科書的限制。1997年陽明與台北榮總共建「榮陽數位化醫學圖書館」,醫事人員可一站完成各種資源探索,同年更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發展「醫藥衛生研究資訊網(HINT)」,整合多種資料庫與電子書,並不定期新增電子資源,提供醫療人員快速完整的醫學資訊服務。

即便今日HINT已完成階段性任務,陽明仍持續提供專業資料庫,如生物醫學搜尋引擎平台PubMed,實證醫學資料庫UpToDate、人體解剖資料庫Primal Pictures、醫學資料庫MEDLINE,護理資料庫CINAHL Complete、臨床醫學資料庫ClinicalKey、電子版教科書Harrisons Online等。此外,因應臨床教育的文本限制,圖書館率先引進解剖學影片Grant's Dissection Videos及科學實驗影片JoVE: Journal of Visualized Experiments等資料庫,讓教學更加多元活潑。

醫學教育從大班講課轉為小組討論,教科書也轉化成可以雲端存取,個人化的數位模式。圖書館反映時勢,靈活調配館藏,從光碟錄製的單機版一人檢索到現今網路串聯多人使用,期許為師生提供優質到位的貼身服務。 


身體評估怎麼教

Physical Examination Texts in Evolution 

在臨床醫學(bedside medicine)中「讓身體呈現奧秘」是基本,但如何引導,讓醫師從傾聽、觀察與扣問中浮現正確診斷,理出處置線索,需要系統性訓練與傳授,是身體評估或理學檢查(physical examination)的緣起。古典醫學裡,醫師透過病史詢問觀察病人徵候與掌握症狀。(註1)而頻繁的觀察加上各種儀器與檢驗,成為醫院醫學的特色。理學檢查成為理出暫時診斷(diagnosis),進入治療領域的起點。

早在1761年即有理學檢查的Inventum Novum,十九世紀陸續有以發現症狀技巧為主題的專著,甚至綜合性討論診斷與理學檢查的教科書,但相較於專科知識的傳授,身體評估並非醫學教育主流。直到二十世紀後半才有回歸臨床,將主軸拉回理學檢查與評估的教科書,如1950年出版的《Harrison內科學》即用相當篇幅介紹病人診斷評估。

1965年 Elmer L. DeGowin醫師出版 Bedside Diagnostic Examination: A Comprehensive Pocket Textbook,帶動這波「床邊醫學」的興起,但廣為人知者是提倡護理專業的Barbara Bates與Robert Hoekelman醫師在1974年出版的《貝氏身體檢查指引》(Bates' Guide to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History Taking)。作者撰寫時邀10位護士與5位醫師加入討論,強調檢查技術與特殊族群常見問題,獲得學生肯定。該書與時俱進,最新的12版中不但有與國考有關,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(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s, OSCEs)相關內容,更結合影音示範,讓醫療專業者更全面地學習這些失落的床邊技術。

註1:古典醫學中對徵候(symptom)與症狀(sign)與現代醫學不同。 

© 2021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。 版權所有。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