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科書的本土化

Making Educational Texts for Local Use

教科書反映當地教育需求,醫學也不例外。19世紀中葉清廷開港通商,傳教士得以來台宣教。馬雅各(James Laidlaw Maxwell,1836-1921)等傳教士以醫療服務為傳福音手段,積極培養當地人推動。

為方便傳教,傳教士利用羅馬字拼出臺語,簡稱「白話字」,運用在醫學教材的書寫。1896年出版醫學概論教科書《身體理》(Sin-the-li),是第一本白話字寫成的西醫教科書。該書第三版在日治中後期出版,語彙接近台語,但也出現日語詞,反映台灣醫學教育在日治時期的在地化。

1917年任職台南新樓病院的戴仁壽醫師(G. Gushue-Taylor,1883-1954)以《牛津護理手冊》(A Handbook of Nursing)為藍本,發行白話字的《內外科看護學》( Lāi gōa kho Khàn-hō͘-ha̍k),全書40章675頁,圖503禎,部份章節有拉丁字母、華文、英文對照,內容涵蓋解剖學、生理學、護理學等人體功能與機制,是很全面的醫學專書,也是當時傳播西方醫學知識的重要文本。

戰後新醫學院成立加上美式教育,帶動英語醫學教科書需求,但困頓經濟也滋生大量盜印教科書,1960年代蔚為奇景。1963年Life雜誌以「Taiwan's best selling pirate」為題報導,便點出當年可用美金3元買到第10版《Cecil內科學》。另一方面,戰後第一代醫生也反省本土化,希望用中文打破語言隔閡,引進醫學新知。1972年台大廖運範醫師率領前後屆校友翻譯完稿近五百萬字的《Harrison內科學》,加上原書沒有醫師誓詞,便是彌補台美教育落差,貼近本土醫師期許的教科書代表。


「聖經」的起源:《Harrison內科學》在台灣

Harrison'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in Taiwan 

內科學是臨床醫學的共同基礎,在醫學教育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以台灣來說,最受歡迎教科書是心臟科醫師Tinsley R. Harrison(1900-1978)擔任主編的《Harrison內科學》,也是醫師在學習中難以往懷的「聖經」,至今已有20版。

20世紀初美國缺乏英文撰寫的醫學教科書,常用的是William Osler 1892年撰寫的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edicine。隨著1910年Abraham Flexner倡議的教育改革,各醫學院強化教材,陸續有教科書問世。

在《Harrison內科學》之前引領風騷的內科教科書是由專長風濕的Russell LaFayette Cecil醫師(1881-1965)領銜編纂,1927年開始出版《Cecil 內科學》(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)。1955第九版時已是風行美國的教科書,特別是對專科醫師而言,《Cecil 內科學》提供內科其他領域所需的知識。

相較《Cecil 內科學》的學究取徑,後起的《Harrison內科學》廣納第一線醫師建議,強調病況的整體掌握。這個特色在前幾版修正後更加凸顯,特別是症狀徵候、病理生理(pathophysiology)到臨床評估與處置。該書逐漸取得市場優勢,1987年第11版突破銷售百萬冊,海外也有19個國家翻譯出版。

與日韓同時,台灣《Harrison內科學》翻譯始於1970年出版的第六版,台大醫院總醫師廖運範率領前後屆校友主譯,文稿約五百萬字,取書名為「赫里遜內科學」,暢銷數千本。廖醫師主張為本書加入〈醫師宣言〉,也彌補翻譯過程中的醫學教育落差。但《Harrison內科學》篇幅膨脹,翻譯需要相當專業知識與人力,加上版權問題,自第15版後已不再有中文翻譯。

醫學與藝術的對話尚未結束。2019年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策劃「Under the skin: illustrating the human body」展覽回顧這段歷史,更開展在3D介面上兩者互通發揮的可能。

© 2021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。 版權所有。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